当前位置:旺达建设工程社会清华学姐事件:清华的回应,有点让人失望
清华学姐事件:清华的回应,有点让人失望
2022-05-21

“清华学姐事件”,被顶上微博热搜第一。

这个事件的背后,涉及到“网络定罪”,涉及到“女权”,甚至还涉及到社会对“弱势群体权益的补偿机制”,在我看来是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。

考虑到当事人已经遭到了舆论的反噬,本来不打算把这个事再单独拎出来讲了。

只是,清华大学的官方回应,确实是让我感到失望。

作为中国最顶级的高校,遇到了舆论风波,只想着赶紧息事宁人,还把舆论的发酵归结为是营销号在炒作。

这种做法,让我想到了“精致的利己主义”。

我觉得中国最顶级的高校,是不该这样处理问题的。

所以,还是决定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
整个事件简单来说就是:

清华美院一名2019级女生,在食堂打饭时,觉得好像有人摸了她的屁股,于是就认定是她身后的那个男同学(2020级,比女生小一级,所以有了学姐、学弟的说法)在对她实施性骚扰。

男生当场否认了学姐的说法,并表示可以通过调取监控以证清白。

由于事发地是学校的食堂,事实到底是怎样,监控看一下就知道了。

如果真的遭到了侵犯,完全可以通过学校或者报警、走司法途径来维权自己的权益。

但女生等不及了。

她强行翻看了男生的证件,并在自己的朋友圈曝光了男生的个人信息(姓名、学号),还说要让这个“小东西”(学姐对男生的称呼)先在她的朋友圈里“社会性死亡”(社死)。

所谓的社会性死亡,指的是让一个人“在公众面前出丑,丢脸到没脸见人,只想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的程度”,直到身败名裂,被周围的圈子孤立。

该女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。

在事实查明之前,她除了发朋友圈之外,还把自己认定的片面之词和男生的个人信息,发到了男生所在的院系大群,搞得整个学院人尽皆知。

还有好事者把女生的朋友圈截图并发到了“树洞”(清华内部的匿名交流平台)上,这下不仅是男生所在的学院,整个学校都开始热议这件事了。

该男生当时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。

然而第二天事情就反转了。

因为保安在查看监控后证实,女生其实是被男生的书包碰到了一下,而不是她一开始以为的“咸猪手”。

于是女生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进行解释。

再然后女生就把这条朋友圈截图发给了辅导员,让辅导员向男生转达自己的歉意。

之后,女生又去“树洞”平台进行了澄清和致歉,希望事情能够早点了解。

那么,这个事情就此收尾了吗?

并没有,反而激起了舆论的愤怒。

这个事不仅被推到了微博热搜第一,还有人扒出了女生的照片、所在学院等个人信息,对她进行了网络暴力。

从结果上来说,女生受到的舆论反噬,其实已经明显大于她此前发起的网络暴力。

公众为什么不依不饶?

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:

1.女生最初的态度过于傲慢

本来查一下监控就可以核实的事,该女生非要一上来就把对方置于“社死”(社交性死亡)的境地。

而且从她的措辞中,可以很明显的感到她对那个男生的鄙夷(戴眼镜,穿棉衣,“身高160+”的“小东西”,以及那个龇牙的笑脸表情)。

而在发现自己误告了对方之后,她在朋友圈发的第一条澄清信息,是这么说的:

“目前看来确实不是手,那么这个事就此了结,我与X同学文字和解,不再传播这件事……”

完了还不忘提醒们姐妹们注意安全。

从这段内容中,真的能感受到歉意吗?

因为你的武断,严重损害了男生的名誉,搞得整个学校人尽皆知,你说了结就了结了?还文字和解?

有想过对方的感受吗?

在发出这条朋友圈之后,女生截了个图,发给辅导员,表示这件事不是无中生有,大家“相互道歉即可,此事了结”。

公众场合,一个人的包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个人,然后就被污蔑性骚扰,还差点因此在全校范围内“社交性死亡”。

双方受到的伤害,完全不是一个性质,一个等级的。

始作俑者只是一句“相互道歉”就想了结这个事,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,加剧了公众对当事人的不满。

2.该女生的行为损害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女性的权益

根据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性别调查报告,在75个受调查国家中,至少90%的人对女性持有某种偏见(A new UN report has found at least 90% of men and women hold some sort of bias against females.)。

从全球来看,近50%的男性表示他们比女性更有权利获得工作。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,男性打配偶是可以接受的(Globally, close to 50% of men said they had more right to a job than women. Almost a third of respondents thought it was acceptable for men to hit their partners.)。

相对于男性,女性依然是弱势群体,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,并且延续至今。

而性犯罪因为具有隐蔽性(往往发生在封闭环境),举证难度大,而且受害者往往还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(典型的如“荡妇羞耻”现象)。

这让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,处境更加艰难。

正是基于强势群体(男性)和弱势群体(女性)之间的力量不对等,前两年“MeToo”运动(美国反性骚扰运动,也被称为“米兔运动”)从美国开始发起,并席卷了全世界。

“MeToo”(我也是),是女星 艾丽莎·米兰诺(Alyssa Milano)等人于2017年10月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 哈维·韦恩斯坦(Harvey Weinstein)性侵多名女星丑闻发起的运动,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,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,藉此唤起社会关注。

“MeToo”运动给了很多曾经的受害者以勇气,让她们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指证那些拥有权势的男性。

但就像上面说的,性犯罪具有隐蔽性,一旦超过72小时,你很难再拿出证据。

怎么办?

难道受害者就只能默默承受吗?

不至于。

在“MeToo”运动发酵的过程中,一度传出了一个极为响亮的口号——“ 没有发生过一起诬告事件”。

于是,哪怕已无法提供证据,受害者依然可以凭着指证,让那些掌权的男性,为自己曾经的行为付出代价。

公众为什么会接受这种做法。

在我看来, 这是社会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,是社会自发地对弱势群体发起的一种“补偿”,从而重新平衡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。

这种补偿机制来源于民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信任。

那么相应的,这种信任一旦遭到了背叛,比如:

被别有用心者滥用,或者被发现存在污点,导致信任遭到瓦解,那么这种对弱者的补偿机制也将自行消解。

最后受损的,将是整个弱势群体的权益。

在“MeToo”运动发起的第二年,争议变得越来越大,法国有上百名各界女性在《世界报》联署发表公开信,指责“MeToo”浪潮犹如倒退回古老的猎巫时代。

之后发生的两个案例,让我印象深刻。

一是发起人之一的 艾莎·阿基多(Asia Argento),被曝出曾利用自己的权势,和未成年的小鲜肉男演员发生性关系。

艾莎曾于2004年执导过一部电影《巧克力猫王》,她在这部电影中身兼导演、主演和编剧三职,并因此结识了当时年仅7岁的小演员贝内特。

按照贝内特的说法,2013年(当时贝内特已经17岁),艾莎在达到酒店后,要求和他单独相处一会儿,随后就递给了他一杯酒,并在酒后对他进行了性侵犯,期间还拍摄了多张两人的情色照片。

多年以后,当他看到艾莎在《纽约客》上指控另一名好莱坞大亨(温斯坦)之后,感到既愤怒又羞耻,于是以性侵为由,委托律师给艾莎发去了律师函。

艾莎最终以38万美元的赔偿为代价,实现了私下和解。

两人的关系至今仍说不清道不明,但这不妨碍我们思考一个问题——如何看待强者和弱者的关系?

在艾莎和好莱坞大亨温斯坦的关系中,艾莎无疑是弱者;但是,在艾莎和贝内特的关系中,艾莎又无疑是强者。

也就是说, 在某个环境下是弱者的群体,换到了另一个环境,就可能摇身一变化身强者。

强和弱,是相对的。

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性别(或者某个单一特性)就判定谁一定是弱者、受害者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这也意味着,对弱者的补偿机制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量,不能仅仅因为性别就无条件站在某一方。

再进一步, 别有用心者,也完全有可能借助民众对弱者的同情和信任,去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
我印象中和“MeToo”运动有关的另一件饱受争议的事,是关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事之争(这个案例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写过两次了,但放在本文也特别有代表性,所以这里再简单提一下)。

2018年,特朗普提名保守派法官卡瓦诺担任美国最高院大法官。

结果关键时刻卡瓦诺遭到了性侵指控。

加州帕罗奥图大学临床心理学的51岁女教授福特称,自己15岁时曾遭到当时17岁的卡瓦诺的性侵。

后来又有一个名叫拉米雷斯的大学同学,也指控卡瓦诺曾在上世纪80年代对她进行了性侵犯。

这两件事一度引发了舆论风暴。

一个有过性侵黑历史的人,怎么配得上美国最高院大法官的职务?

直到联邦调查局发布了该事件的调查报告,证明了卡瓦诺的清白。

白宫随后发声明称:“这是民主党为了推翻一个好人而执行的抹黑行动”。

在这起性侵风波中,哪怕你不相信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结果(比如有些人认定特朗普在背后向联邦调查局施压),但你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:

如果指证一个人性侵不需要拿出任何实锤证据,那它就有可能被滥用,甚至被运用到政治斗争中。

而这种滥用一旦发生,只会产生两种结果:

1.滥用没被发现,那么原本属于弱势群体的权益,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,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;

2.滥用遭到了曝光,那会导致整个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损害。

回到“清华学姐”事件。

在这个事件中,谁是强者,谁是弱者,谁是施暴者,谁是受害者?

起初,当女生在清华校园内部,举起舆论这把大剑朝学弟挥去(想要致其于社会性死亡)的时候,她是这个事件中的强者和施暴者,男生是弱者和受害者。

而且,还好事发地正好有监控。

如果类似的事件刚好发生在没有监控(或者监控死角)的地方会怎样?

那这个男生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,甚至有可能因此毁掉他的人生。

(日本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,男生在遭到诬告后选择了卧轨自杀。图片来源:知乎答主@程子JUN)

在这种假设中,社会自发发起的对女性的补偿机制,变成了极少数女性的特权(而且这里的极少数女性,也并非是真正的弱势群体,这违背了“补偿”的初衷)。

这个男生最大的幸运在于,还好有监控,能够还他清白。

随着乌龙被澄清,事件在全网发酵之后,这一次,轮到了愤怒的公众举起了舆论的大剑,于是女生又成为了这个事件中的弱者和受害者,照片和个人信息也遭到了全网曝光。

起初掀起舆论风暴的那个人,最终遭到了舆论的反噬。

这个事件的影响还不仅限于此。

所有遭到过性侵和未来可能会遭性侵的女性,同样是这个事件的受害者。

再重复一次,放到全球这个大视角下,女性相对于男性依然是弱势群体,我们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。

我印象中就写过多起导师性侵女大学生、校长性侵女中学生的案子。

好不容易,受害者的舆论环境有了一些好转。

现在“清华学姐”事件一出,不难想象,下一个受害者站出来之后,会不会有人拿这个事件来质疑人家“诬告”?

我觉得这样的声音一定会有。

未来受害者维权的门槛和难度,会被进一步提高。

所以,当“清华学姐”被顶上微博热搜第一之后,它已经不仅仅学姐和学弟之间两个人的事了。

它已经在事实上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。

它消减了公众对女性受害者的信任,它伤害了那些真正需要被帮助的女性的权益。

它不再是清华大学的内部事务了。

而清华的回应,又一次引发了公众的不满

3.官方回应避重就轻,缺乏担当

在接受《潇湘晨报》的采访中,清华官方的回应是:

“网上很多都是发酵的,现在有一些大V在持续的发酵,有一些营销号也在炒作这件事,我觉得这件事大可不必理会。”

“他们两个人已经达成了和解,现在我们新闻中心会处理的。”

别说是社会影响了,就是这件事本身的是非对错,清华大学官方都不肯表态,还把事情闹大推到大V和营销号的身上。

给人的感觉就是,这件事孰是孰非不重要,社会影响也不重要,赶紧摆平舆论,息事宁人就好。

有些人可能会说,是不是清华为了保护当事人呢?

事实上,清华大学也确实在24小时保护那位女生了。

但就像我在上面分析的,公众对女生的愤怒,来源于她傲慢的态度,来源于她对女性群体利益的损害,来源于对那个受害男生的共情;

公众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。

而官方这种敷衍的态度,只会让人更加愤怒。

这种敷衍,也让我想到了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:

“我们的一些大学,包括北京大学,正在培养一些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’,他们高智商,世俗,老道,善于表演,懂得配合,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。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,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。”

社会影响不重要,公不公正无所谓,赶紧息事宁人,保住学校的声誉(放在)第一位。

如果中国最顶级的高校,都是一副“精致的利己主义”的做派。

中国未来的精英会怎样?

这些精英进入官场、企业和各行各业之后,我们国家又会变成怎样?

希望这只是清华的一次偶然的失误,或者背后有什么不方便透露的苦衷。

否则,真的挺让人失望的。

P.s

最后,再来思考一个问题——如何实现正义?

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:

一种是通过程序性的方式,比如通过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单位、学校的规章制度;另一种是非程序性的方式,比如以暴制暴(典型的如河北涞源反杀案),以及舆论压力。

程序性的方式可靠性更高,出错概率更小,但是,强者能动用的法律资源总是多于弱者的,还有一些特定的领域在实际操作层面取证非常困难(性侵案),所以免不了会有人钻法律的空子,会有加害者成为漏网之鱼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舆论可以成为支撑弱者的一种力量。

但这种力量天生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。

因为它并非来自于理性和逻辑,而是来源于锄强扶弱的朴素情感(朴素价值观),这种情感根植于人性中的善意。

希望大家都能自发、自觉地保护好这份善意。

因为这份善意一旦被辜负,甚至发现被欺骗,这种力量将会自行消解,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,甚至反过来吞噬掀起舆论风暴的那个人。

对于拥有这种力量的人,在使用时也必须慎之又慎。

包括我自己也是。

与各位共勉。

旺达建设工程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